垃圾分類還需全社會共同參與
龍灣新聞網訊(本報評論員)“實行垃圾分類,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系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就垃圾分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確提出推行垃圾分類的具體要求,動員全社會共同為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于是乎,多個有關垃圾分類的話題也登上了微博熱搜榜。

近些年來,我國的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切實的進展。2017年,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確定46個重點城市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目前,46個重點城市均已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設施體系建設,多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已初見成效。
龍灣區的垃圾分類工作從2015年11月啟動以來,已基本實現了分類全覆蓋。同時,也涌現了全市首個垃圾分類智能小區——金御灣家園。該小區共有6幢居民樓,為了破解垃圾分類“不好管”的難題,小區物業在每一幢居民樓外放置一個易腐垃圾桶和一個其他垃圾桶,小區內設置一個智能分類垃圾箱。同時,區綜合執法局每個月會給居民固定分發綠和灰兩種顏色的垃圾袋,每個垃圾袋上都有專屬的二維碼,綠色的垃圾袋是專門用來裝易腐垃圾(廚余垃圾),灰色的垃圾袋裝其他垃圾,居民必須要把不同顏色的垃圾袋投放到相應的垃圾桶中,投放錯誤可以追蹤到戶,由社區工作人員再次進行指導。
目前,該小區94%以上的居民已能正確操作可回收垃圾分類投放箱,準確率由70%提升至85%以上,生活垃圾源頭減量超20%。而街道的環衛工人也會每天分兩次,對小區產生的易腐垃圾進行直運,實現分類投放與分類收運“無縫銜接”。
然而,除卻金御灣、匯金錦園、龍寧錦苑、新周家園等垃圾分類示范小區,龍灣的垃圾分類工作還任重道遠。而對于垃圾分類處理的好處,很多群眾都知道,也擁護支持,但是卻難推廣,這就需要我們各相關部門的齊抓共管、社會的責任分清。
同時,垃圾分類工作涉及很多環節,不單是垃圾產生的單位和個人的事,更是全社會的事。首先,宣傳部門要做好垃圾分類的輿論宣傳,講清意義、作用和價值,讓全體市民思想上有意識、工作上有認識、行動上有共識,營造一種濃厚的氛圍和良好的環境,為垃圾分類提供輿論支持和民意基礎。
其次,城管、環衛、環保等職能部門,要通過培訓、示范和提供咨詢等多種形式,普及垃圾分類的基本常識和操作方法,讓市民知道怎么分類、怎么處置、送到何處,同時配備好相關的設施,提供方便條件,將職能服務和監管處罰跟進到單位、社區和家庭。
其三,各級政府、機關單位和有關社會組織,要主動做好宣傳發動、組織協調和指導服務,制定好方案和細則,落實好任務和責任,開展好服務和監督,讓廣大市民有共同遵循的標準、有統一的工作行動、有信賴的組織依靠,確保垃圾分類的整體聯動和順利推進。
當然,各垃圾產生單位和家庭,更要自覺遵章守規,服從管理規范,按照垃圾分類的要求和標準,自覺做好分類處置工作。
只要人人動手,個個行動、處處負責、時時監管,垃圾分類就一定會形成自覺自愿的行動,也就無需開出重磅罰單和嚴厲懲處了。而我們的城市,也將因為實施垃圾分類而變得更加環保和靚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