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前30分鐘喝熱水會影響核酸檢測結果?中疾控專家回應
近期,網上有不少關于飲食會影響核酸結果的傳言,例如“檢測前喝果汁、吃醋可能會導致結果出現假陽性”“攝入深色食物比如喝可樂、咖啡可能會導致陽性被誤判為陰性”“檢測前30分鐘喝熱水會抑制病毒活性影響核酸檢測結果”……對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冠防控研究中心主任譚文杰表示,日常的喝水吃飯行為都不會影響到核酸的檢測結果。
譚文杰在接受央視采訪時介紹,在進行核酸檢測時,從保存液樣本中提取出來的核糖核酸要放入PCR擴增儀進行擴增檢測,主要擴增的信號是特異性擴增病毒基因,并非“食物殘渣”,由此檢測到的陽性結果也是擴增的病毒基因的結果,不是食物殘渣或飲料水分的結果。至于巧克力、咖啡等食物,深色實際上是食物染料,檢測機器識別的是熒光信號,而非食物染料的顏色。因此,日常的喝水吃飯,都不會影響到核酸的檢測結果。
不過,譚文杰提醒,很多人測核酸前會在家漱口,要避免“仰頭漱口”,“簡單的口腔淺漱不會影響核酸檢測結果,但如果仰頭漱口,可能會沖洗掉咽后壁的部分脫落細胞,影響核酸檢測靈敏度。”
事實上,針對咽拭子可能影響核酸檢測準確率,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第五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已明確將采集標本由第四版的“咽拭子”更新為“鼻咽拭子”,第六版又添加內容強調:為提高核酸檢測陽性率,建議盡可能留取痰液,實施氣管插管患者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但是,采集鼻咽拭子體驗感較差,氣管插管采樣不適合在全面篩查時使用,所以目前的篩查仍以咽拭子采樣為主。業內人士提醒,公眾在采樣時應主動配合采樣人員,以確保標本采集規范到位。同時,要配合進行大規模多輪核酸檢測,這也是有效避免假陰性出現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