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教育局:推進“教育共富”打響“學在龍灣”品牌
優質均衡、教育共富,是一道時代命題。如何探索破解這一命題,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打響“學在龍灣”品牌?龍灣教育給出答案!
當好“行動派”,深化“優質均衡”內涵。持續推進課堂變革提升、高效作業提質、服務課程擴面、數據驅動改進、項目學習創新、名優教師培育、成果推廣應用、思想政治教育、素養評價改革、家校聯合共育等十大行動,全區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得到全面提升。全區中考成績再創歷史新高,實現“十五連冠”,總平均分達到576分,穩居各縣(市、區)之首;高考成績取得歷史性突破,全區本科率、重點人數(即特殊類型上線人數)位居全市前列,且超過全省平均水平,龍灣中學2名學生被北京大學正式錄取。
持續推進集團化辦學和聯盟式發展,在全區學校集團化比例已達91.1%的基礎上,繼續調整、完善18個緊密型教育集團,統籌推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真正打通優質資源進校園的“最后一公里”,讓龍灣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優質學校。深入打造“校地教育戰略合作”龍灣樣板,充分發揮國科溫州學校、浙江師范大學附屬溫州龍灣教育集團、溫州外國語學校狀元分校輻射帶動作用,區域基礎教育辦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目前已創成省現代化學校11所、國家級特色學校14所。
按下“增速鍵”,加快“教育共富”進程。不斷拓寬溫州東部“未來教育”整體框架,加快建設國科溫州幼教集團龍湖園區等7所學校及幼兒園,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該批學校及幼兒園總投資近3億元,總用地面積5.3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75萬平方米,總班額為102個班,新增學位3000余個。推動“雙減”政策全面落地,開啟課后托管、暑期托管等“官方帶娃”模式,獲浙江省義務教育階段作業改革溫州市實驗區試點稱號,溫州道爾頓小學《“合同作業”:構建培養自主學習者的作業新體系》獲浙江省首批“雙減”優秀實踐案例。
有序推進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專項工作。1所學校“民轉公”,聯合鹿城推動2所“公參民”學校轉為公辦,9所學校規范后通過政府購買學位繼續辦學,10個新居民子女學校辦學點終止辦學,近3000名學生分流入讀周邊公辦學校,民辦義務教育在校生規模占比調控至4.6%左右。積極解決企業外來工子女“入學難”問題。全區82所公辦中小學、幼兒園共滿足7400余名企業外來工子女入學需求,400余名引進人才子女、重點企業優秀外來工子女入讀區內品牌學校,區羅峰實驗學校等學校擴招5個班級保障永興街道、空港新區企業外來工子女就近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