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miesm"><acronym id="miesm"></acronym></s>
    • 
      
        <s id="miesm"><em id="miesm"></em></s>
        • 省政府新聞辦批文·浙新辦[2008]17號

        • 龍灣區唯一具有新聞發布資質網站

        • 溫州市第一批文明網站

        • 溫州市網絡文化協會理事單位

        • 市級青年文明號參賽崗

        微信 新浪微博 APP

        您所在的位置: 您當前的位置 : 龍灣新聞網  ->  新聞中心  ->  網聞天下  ->  國內新聞 -> 正文

        小僑提醒:騙子又有新套路,千萬別上當……

        2022年07月14日 09:50:48來源: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

          最近,海外的一些詐騙團伙愈發囂張,從“殺豬盤”到各類冒充使領館的電信詐騙老套路又開始頻頻出現。甚至有些騙子還換了詐騙手段,讓不少人落入“圈套”。

          小僑為此匯總近期案例,把騙子們的套路一一摸清,打包呈現給大家!答應我,別再上當啦!

          保學籍得交保證金?專騙留學生!

          近日,美國發生多起針對留學生的詐騙案件。除了“被卷入洗錢”、“有你的包裹”、“你孩子被綁架了”等“經典款”騙術,最近又冒出來一種新的:交保證金保學籍。

          據一位在哥倫比亞大學就讀的中國留學生講述,前一陣,他接到一個自稱“移民局官員”的電話,說他“涉及簽證詐騙,要把他遣送回國”。想要保住學籍,就要給“移民局”交保證金。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圖文無關)

          該學生十分害怕,便給“移民局”寄去了數千美金的保證金。

          結果“移民局”還繼續讓這位學生補交幾萬美金的保證金。就在去銀行的路上,該學生心中存疑,決定去咨詢一下相熟的律師。

          于是他在進入銀行大廳前給律師打了電話。律師一聽便覺得是詐騙,提醒該學生趕快報警,才沒有損失更多的金錢。

          律師提醒,在美留學的中國學生一定要注意防范此類詐騙,盡量不要接陌生的電話;平時多個心眼,不要被冒充政府執法人員的騙子威脅;如果被騙,要及時報案,并將被騙細節講清楚;除此之外還可以填寫4684表格(專門對“傷亡和盜竊的受害人”),扣除未報銷的損失。

          旅游套餐超便宜?小心是騙局!

          近期,馬來西亞社交平臺上出現了許多虛假旅行社賬號,通過推出便宜的旅游套餐,吸引民眾下單,在網上交訂金,結果消費者錢掏了,“旅行社”卻不見了。

          馬來西亞華人旅游業公會總會長包一雄表示,該工會近期收到了很多類似投訴信息,他提醒:“如果在了解套餐的內容后,對方讓消費者線上轉賬預訂,千萬不要這么做。”

          現如今詐騙分子越來越“專業”,把虛假的社交平臺經營得跟真的一樣,民眾稍不留神就會被騙。

          包一雄提醒,如果消費者在社交平臺看到心儀的旅游套餐想要預訂,可以要求去實體店付款,以此實地勘察旅行社是否真實存在,并且經營是否合規。

          郵局發來安全確認鏈接?別點有詐!

          生活在意大利羅馬的華人陳女士,最近因為輕信假冒郵局的短信信息,導致自己銀行卡上2000多歐元存款全部被轉走。

          陳女士在羅馬經營了一家百貨商店,平時有用postepay網上付款購物的習慣,每一次付款的時候會收到郵局發來的驗證碼短信。

          但一個月前,她收到一條短信稱,postepay需要升級安全功能,必須點擊短信中附著的鏈接進行操作。

          陳女士見短信的號碼與之前郵局的一樣,便沒有懷疑,直接打開,按照指示輸入卡號、密碼、甚至賬戶金額等數據。隨后,陳女士查詢自己銀行卡信息時發現,卡里的2000多歐元已經被分批轉走。

          在與郵局溝通無果后,陳女士提醒同胞,收到類似短信千萬不要隨意點開其中的鏈接,輸入自己的銀行以及個人信息!

          通過加密貨幣投資?有去無回!

          最近,澳大利亞競爭和消費者協會發布了一項數據,稱自今年1月1日至5月1日,澳大利亞公民僅因詐騙就損失了2.05億澳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66%。

          而這其中,投資騙局是最大的損失源頭,損失金額達1.58億澳元,其中1.13億澳元是加密貨幣投資。受騙人群的年齡主要集中在55歲至64歲。

          詐騙團伙冒充金融公司或者銀行,給目標對象發短信,聲稱他們能提供政府/國庫債券或定期存款,需要通過加密貨幣投資轉賬。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圖文無關)

          騙子會讓受害人下載加密貨幣投資平臺應用程序,買入加密貨幣,并傳送至指定的加密貨幣錢包。受害人看到自己在假網站的戶口入錢后,顯示有上升及有利潤,其實這些都是虛假的,投資的加密貨幣也早就落入騙徒手中。

          澳大利亞競爭和消費者協會副主席Delia Rickard表示,對于任何要求使用加密貨幣投資或轉賬的人,我們都應該非常警惕,特別是這些人只是通過網絡相識,對不了解這其中復雜性的人來說十分容易上當。

          有未繳付的泊車罰單?可能是假的!

          加拿大溫哥華市政府最近發布一則提醒,請市民留意虛假短信,這類短信會讓收到短信者以為自己有未繳付的泊車罰單。

          發送此類短信的號碼顯示來自卑詩省,短信內容是“提醒”收件人有泊車罰單逾期未付,并帶有來自市府網站的鏈接。

          然而,這些短信不是來自溫哥華市政府,市政府稱他們也不會通過短信、媒體或社交媒體通知公眾有關未付罰單的情況。

          溫哥華市政府提醒,收到此類短信,千萬不要點擊短信中的鏈接或提供任何付款資料。收件人應把短信報告給電話提供商,然后將之刪除。

          ……

          小僑提醒,騙子花招多,還經常換套路,同胞們一定要擦亮雙眼。涉及個人財產及透露個人信息的事情,一定要仔細查證了解后再行動。

        [編輯: trs接口] 
        分享到:
        下載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