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miesm"><acronym id="miesm"></acronym></s>
    • 
      
        <s id="miesm"><em id="miesm"></em></s>
        • 省政府新聞辦批文·浙新辦[2008]17號

        • 龍灣區唯一具有新聞發布資質網站

        • 溫州市第一批文明網站

        • 溫州市網絡文化協會理事單位

        • 市級青年文明號參賽崗

        微信 新浪微博 APP

        您所在的位置: 您當前的位置 : 龍灣新聞網  ->  新聞中心  ->  街道聯播  ->  狀元 -> 正文

        小區長廊變身“議事亭” 讓群眾幸福感在家門口升級

        2022年12月07日 16:38:50來源:龍灣新聞網

          龍灣新聞網訊(全媒體記者王策 孫齡期)小區事務沒人管怎么辦?居民需求不清楚怎么辦?重大事情如何商議沒頭緒怎么辦?這些問題都難不倒龍灣區蒲州街道景秀灣花園。

          原來是景秀灣業主委員會線上依托浙里辦“共享社·幸福里”系統平臺和業主微信群收集居民訴求,線下打造“聚鄰廊”“議事亭”兩個議事場所,使得小區長廊搖身一變成為社情民意集中地。他們線上線下兩手抓,共收集并辦結河邊步道修整、游泳池改造、物業費調整、小區綠化增補等關鍵小事10余件,切實回應居民的所思所盼。

        9ba1b705cb2ea561780b1b69834f2d4.jpg

          據介紹,蒲州街道景秀灣花園建成于2003年,如今管理弱化、設施老化等難題層出不窮。業主林松良告訴記者:“以前小區可謂一塌糊涂,想找個地方的鍛煉都沒有。只能跑到外面,很是苦惱!”

          為應對“三化難題”,景秀灣花園小區以“共享社·幸福里”為契機,創建“景秀三和”品牌,成功唱響了“和商、和享、和樂”三部曲。小區以黨建引領共商共治,積極構建以小區黨組織為核心,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小區監督委員會協商管理的自管模式,用組織化、制度化、流程化的模式科學地管理整個小區。管理制度科學了,商議渠道明晰了,民生實事辦妥了,在這樣的氛圍下,小區居民的參與度和積極性不斷提高,共同捐款出力,共同改造建設,“和享”“和樂”的步伐也隨之穩步邁進。

        9d917fac9fc7049b1337ce067083223.jpg

          面對記者的采訪,景秀灣花園小區書記兼主任盛曉鵬說:“去年,景秀灣小區成立了黨支部。會所里面原本有個廢舊的游泳池,我們廣泛采取業主的意見后,對廢棄的游泳池進行改造。現在游泳池改造成了羽毛球場、乒乓球場,而且會所也變成了閱覽室和老人活動中心。”

          “剛剛搬進來的時候沒人理,衛生也做得不好,到處都是垃圾。就連我自己的車位,也經常被其他人占用,投訴都無門。” 業主羊利俊笑了笑說,“后面換了業主委員會以后,道路重新整修了,運動場也煥然一新。現在寒暑假的話,都可以帶孩子到河邊去走一走,跑一跑,非常好,幸福感比以前強了很多。” 

          據了解,從空間共享、資源共享、技能共享等多角度著手,景秀灣“大變身”這一畫卷正在居民眼前徐徐展開。小區廢棄資源整合后,打造了9處共享陣地,極大地提升了居民幸福指數。與此同時,動員小區“能人”亮相,在活動陣地開展攝影、象棋、唱歌等5個不同類別的公益講堂,相繼成立了攝影俱樂部、國學社、悅舞隊、夕陽紅唱團等多個業主社團,成功帶動小區居民數百人參與其中。

          在雁湖社區黨委書記黃愛光看來,景秀灣花園奏響“和樂”樂章,主要在于開展多元活動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他無不自豪地向記者表示:“景秀灣是作為全市共享社幸福里打造的示范點。我們以黨建為引領,促使了小區居民參與共建共治共享。'共享社幸福里’打造了我們景秀灣小區的‘景秀三和’黨建品牌,促進了我們‘和商和享和樂’在這個小區里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

          據統計,小區去年共組織居民開展寫春聯、包粽子、做燈籠等傳統節日特色活動5場。廣邀鄰里共同參與小孩生日會、老人壽宴等家庭喜事,增進友鄰交流。聚焦“一老一少”,為老人提供重陽節慰問、健康義診服務;為兒童打造閱讀“微空間”、運動“微場所”,并組織黨員教師、家長開展繪本閱讀、課外研學等活動。景秀灣花園今后也將繼續緊抓“共享”“幸福”關鍵詞,致力打造管理更有序、環境更優美、服務更完善、居民更和諧的現代小區。

        [編輯: trs接口] 
        分享到:
        下載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