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做早教路上有溫度的巾幗力量
在婦女節即將到來之際,記者采訪了從事幼兒早教工作的王雅藝,聽聽她對早教托班工作的獨特思考。
八年前,她踏入早教這個行業的初衷。“我原先是一名音樂教師,后來有了雙胞胎女兒,所以對孩子的教育更上了心。女兒2歲的時候,我走訪了區域內幾乎全部的早教托班機構,發現他們的教育理念與我的育兒理念有很大不同。”張雅藝在采訪中告訴記者,當時的她就認為,早教早托機構應更側重于孩子綜合素質和能力及生活習慣培養,而不是認知型、灌輸式的教育。于是,一副藍圖在張雅藝的腦海中繪就,從此,納睿(國際)嬰幼兒自然成長社初具雛形。
在她看來,托育機構就應該輕裝修、重師資,一切都以孩子為主,每個細節都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培養目標出發,通過氛圍創設滲透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最核心的就是尊重孩子的個性,以孩子為中心,不以成人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而是啟發他們自發學習,去探索,去發現,擁有發散性思維、創造力、合作、分享、感恩等能力。”
張雅藝提升早教的步伐不止于此,作為龍灣區政協委員的她,在剛剛過去的龍灣兩會中提出,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加強0-3歲嬰幼兒托育機構監管,制定行業標準和準入機制,配優專業師資力量,提升托育服務質量,強化托育服務信息公開,聯合多部門成立監管組織,設立監督舉報電話,嚴格做好無證托育機構整治工作。優化兒童友好空間,為“幼有善育”積極發聲。“對我們女性而言,當下的時代是最好的時代,我們女性有較強的共情力和溝通能力,有較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我們應該要挖掘自己身上的潛能,做最好的自己,最后祝愿我們所有的女性幸福工作,幸福生活,成為最好的自己。
(來源:閱龍灣客戶端,全媒體記者 蔡鋤 李鐵印 編輯 舒影 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