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龍灣】潮新聞客戶端 | “置頂”企業期盼 看溫州灣新區、龍灣區與企業如何向強同行
2月13日,溫州灣新區、龍灣區召開“新春第一會”——以高質量發展促共富為主題,部署“五個年”行動,動員全區上下大干2025,奪取全年紅。

共享聯盟·龍灣李盛亮攝
這是一場別具匠心的會議。28人的主席臺陣容中,19個席位是來自各行各業的企業家和人才代表。“今年,我們特地安排企業家和人才代表上主席臺,坐C位、當主角,是要表達黨委政府的最高禮遇和最大誠意,向全社會傳遞惜才、愛才、敬才和尊商、親商、安商的態度。”溫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溫州灣新區管委會主任、龍灣區委書記周一富對他們表達了誠摯的敬意。
地區生產總值1005.8億元、躋身“千億俱樂部”;首次入選中國工業百強區;溫州高新區全國排名65位、實現“八連升”;連續三年榮獲省“科技創新鼎”……回望2024年,一組組亮眼的成績充分證明,一大批企業家和人才以他們的智慧、擔當、奮進、勇氣,推動著溫州灣新區、龍灣區發展蝶變。
新一年怎么干?透過“新春第一會”這扇窗,一起解讀這座城市的思考、呼喚和內核。
城市思考:向杭州學什么
去年末今年初,杭州的游戲科學、深度求索、宇樹科技等“六小龍”以創新之勢沖向全球,讓世界看到浙江科技力量的崛起。
“為何是杭州”“我們該向杭州學什么”……大會上,多位與會代表發出感慨。
在科技創新浪潮中奮勇前行的溫州灣新區、龍灣區,該如何檢視創新生態,培育特色創新物種與新興產業?
一份《溫州灣新區、龍灣區“五個年”行動實施方案》成為破題路徑。“創新是我們的最大優勢、最亮招牌,要堅定不移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催生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周一富表示,要繼續讓“創新”成為城市氣質、產業特質。
“科技創新靠的是人才,如何把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集聚起來,是一座城市是否具有競爭力、創新力的關鍵所在。”浙江星曜半導體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安明認為,引才需要政府、企業和全社會多方協同,打造“人才愿意來、留得住、能成事”的良好生態。
政府是“土壤改良者”,通過優化政策環境、完善公共服務,為人才提供堅實的保障;企業要建設“孵化加速器”,為人才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創新平臺;社會層面,需要塑造“創新文化場”,弘揚科學家精神與工匠精神,讓“成就自己、奉獻祖國”成為青年人才的共同追求。“實現‘人才+場景’的深度融合,將是推動產業突破的關鍵引擎,為城市的科技創新注入強大動力。”

共享聯盟·龍灣李盛亮攝
城市呼喚:期待更多龍商回歸
此次會議不僅邀請本土民營企業家和人才坐C位,多位異地龍灣商會會長也受邀坐在前排。
現場,武漢市龍灣商會會長、鐳德杰標識科技武漢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光松分享了從“少小離家”到“回鄉創業”的故事。
“憑借著龍灣鐘靈毓秀的人文底蘊與天道酬勤的不懈努力,我從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學徒逐步成長為企業家,我的企業也由一個小作坊發展成為一個初具規模的集團公司。”張光松介紹,鐳德杰標識科技武漢有限公司在英國劍橋設立全球技術研發中心,擁有19項授權發明專利、6項外觀專利,多項關鍵技術填補行業空白,銷售分公司及辦事處遍布全國37個地區。
2021年,得知近些年家鄉發展態勢不錯,張光松開啟了在家鄉的多次投資,“埃銳云激光噴碼機”和“埃銳克物聯網”兩個重要項目很快落地,總投資額達18億元。“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可生產7萬臺工業激光噴碼機、7500臺物聯網標識設備等,年銷售額達10億元,產品不僅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還將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提升家鄉制造的國際影響力。”
“家鄉是我們在外游子永遠的根,是最堅實的依靠和強大的后盾。”張光松說,希望廣大在外龍商多為家鄉發展牽線搭橋、出謀劃策,引導更多總部回歸、資本回流、項目回投、人才回鄉。“讓我們用實際行動詮釋龍商擔當,為家鄉發展添磚加瓦。”
這是一位異地龍商會會長的心聲,更是城市的呼喚。當龍商與龍灣同頻共振,必將收獲高質量發展的一派好風光。

共享聯盟·龍灣李盛亮攝
城市內核:“置頂”企業期盼
“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是當前省內外多地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服務理念。在大會上,周一富用這句話激勵與會黨員干部,希望成為政企攜手謀發展的真實寫照。
以營商環境之“優”,促經濟發展之“進”。周一富反復強調,企業是溫州灣新區、龍灣區發展的功臣,怎么重視都不為過。
2025年,溫州灣新區、龍灣區將奮力開展“效能建設攻堅年”行動,加快打造溫暖營商首選地。
推動干部能力大提升——構建優秀年輕干部“選育管用”全鏈條培養機制,加快打造一支善打硬仗、能打勝仗的“獅子型”干部隊伍。
推動營商環境大提升——以“企業滿意、群眾點贊”為目標,創新升級涉企問題閉環管理機制,設立“辦不成事”解憂窗口,讓企業辦事無憂。建立健全部門協調聯動機制,貫通審批、監管、執法、服務等全鏈條,重點解決跨領域、跨部門、跨層級問題訴求,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不僅如此,當地還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區級助企服務員工作機制深入推進“萬名干部進萬企”行動的實施方案(試行)》,要求助企服務員、助企聯絡員“置頂”企業期盼,把企業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形成“干部幫助企業、企業信賴干部”的雙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