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眼谷五載 鑄就無限“睛”彩
今年7月
一款裝載AI導盲和北斗導航的
智能導盲仗等助盲設備
在中國眼谷即將問世
當視障人士手持杖身
感受掌心傳來的輕微震動
耳邊響起AI語音播報的最優路徑
科技的溫度在這一刻具象化
而這只是
中國眼谷五周年
創新答卷中的一道答題

在五周年的重要節點,這座位于溫州灣畔的3.43平方公里“龍灣中國眼谷小鎮”再次交出亮眼成績單:已建立起全鏈條科創支撐和產業發展團隊,累計固定資產投資72.46億元,累計入駐企業突破635家,引進國家級和省級人才55人,專項基金總規模20億元......一串串數字背后,是中國眼谷作為全球眼健康領域“夢工廠”的硬核實力。日前,眼谷理事長瞿佳在新媒體平臺上對中國眼谷成立五周年進行了感悟分享,字句間揭開了其科創加速度的深層密碼。

眼谷姓“科”,以科技安身,以科技起家
2018年9月,龍灣區人民政府與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簽訂一紙共建協議,為龍灣區羅東北街這片曾經的制造洼地注入了科創基因。
開園之際,周邊產業配套空白,就連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都遠在18公里以外。縱有6.42億元重金打造的硬件,要構建眼健康全產業鏈,仍舊異常艱難,頂級人才與科研團隊必不可少。

依托國內頂尖的眼視光醫院,坐擁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四大國家級平臺,能為全產業鏈關鍵環節提供強大賦能。理事長瞿佳向正猶豫前來的科研團隊亮出中國眼谷王牌,磁吸效應迅速顯現,一批批手握“全球領先”“國內首創”技術的科研團隊紛至沓來,為眼健康全產業鏈布局按下“加速鍵”。
隨著“近悅遠來”的創新創業生態日益濃厚,由此迸發的科創活力令人矚目。以去年為例,平臺承接國家級重大課題和重點研發計劃7項、省級資助項目和研發計劃36項;與新加坡全國眼科研究中心、季華實驗室等海內外知名院所共建產學研融合載體25個;成功實現科技成果轉化221項,科技引擎動力澎湃。
把眼視光這個細分領域做深做透,做到極致
眼谷的“細致”,首先映照于守護下一代明眸的堅實行動。通過深度融入“明眸皓齒”民生工程,眼谷已為全市110余萬兒童青少年構筑視力健康防線,其開創性的大數據研究成果,為溫州贏得全國唯一的“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管理先行示范區”殊榮奠定科技基石。近視防控的“溫州模式”正通過眼谷小鎮展示館、眼視光探索館等四大主題場館,向全國播撒經驗。
“我們不僅能聚焦產品的研發方案,還能聚焦社會的發展模式。”溫州眼視光國際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徐良德在采訪中談到,重大公共衛生課題,需超越單一技術或政府投入思維,同步考量社會價值與產業動能。眼谷并未止步于近視防控,而是借力“明眸皓齒”工程,將服務鏈條延伸至老年人眼健康,串聯起全民眼健康產業藍圖,于細微處見真章。
把服務做深做透,做得細致,同樣是眼谷的核心競爭力。中國眼谷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從系統層面深挖細研,以商事登記、獲得場地、企業用工三大方面著手,精心繪制“眼健康產業全生命周期服務路線圖”。該圖涵蓋39項基本政務服務、梳理23項眼健康產業“一類事”、設立33項“企業工商代辦增值服務”等,為企業發展掃清障礙、全程護航。
只要與眼睛相關,都來中國眼谷
自2020年6月開園以來,中國眼谷逐步構建眼視光裝備、視覺光學、眼用材料、眼科藥物、智慧醫療和未來科技六大黃金賽道,布局36個產業集群。

隨著莫廷醫療、清大光德、清大視光、源維康等多個產業項目產線加速進場施工,中國眼谷的企業規模持續壯大。僅今年上半年,眼谷便交出一份亮眼的招商引資成績單:新增企業72家、累計入駐635家,入駐企業總營收突破40億元,成功培育和招引產業、總部項目15個。
眼谷通過“一把手”帶頭,先后赴北京、上海、廣州、蘇州等地開展招商活動,整合基金、平臺、機構力量,為招商引資注入源頭“活水”。

“都來中國眼谷!”的開放姿態,不僅吸引產業精英,更匯聚八方人氣。品牌活動“瞳瑤LIVE” 25期持續唱響,線上線下參與者超5萬人次;“金蛇賀歲·瞳趣視界”游園會、“科技之眼,傳統之光”元宵盛會、“瞳趣視界·EYE在眼谷”愛眼日主題活動精彩不斷。園區活力蓬勃綻放,今年“五一”假期便吸引游客近5萬人次,科普館連續5天滿負荷運轉,成為市民科普休閑的熱門打卡地。
五載耕耘,碩果盈枝。中國眼谷正以堅定的科創信念、深度的產業布局、至臻的企業服務和開放的發展姿態,持續書寫著眼健康的無限“睛”彩,向著全球眼健康科創與產業高地加速邁進!
全媒體記者:蔡晨翔
編輯:吳蕙芳黃曼瑜
責編:夏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