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龍灣】浙江日報 | 浙江青年理論宣講成潮流 開麥,年輕人講給年輕人聽
7月12日晚6時15分,溫州市龍灣區文明實踐中心熱鬧非凡。當天,中心推出周末公益電影放映。就在放映前10分鐘,“羅峰思響”宣講團青年宣講員趙歡慈登臺以“網絡文明”為主題,先給等待電影開場的觀眾送上一道理論“開胃菜”。
理論宣講,不少人或許還停留在宣講者著正裝的印象中;但在浙江,宣講員穿著T恤和牛仔褲,宣講地點也從講臺拓展到了廣闊天地。
人人爭當宣講員、處處都可做宣講,理論宣講正成為浙江青年的潮流和風尚。
青年講給青年聽
今年4月,“大學生講總書記故事”宣講展示活動在全省啟動。00后宣講員輪番登場,圍繞總書記思想在浙江的實踐主題,有人從“爾濱老鐵”南下求學視角,幽默講述在浙探尋“共富真經”的經歷;有人從古建筑保護說起,講述傳統技藝的時代生命力……宣講有梗有料,讓學生們在輕松有趣氛圍中掌握新思想的同時,也對新思想背后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有了進一步理解。
火熱的青春,需要堅定的理想信念。而信念建立需要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
時間拉回2019年,正是懷著這個初衷,龍游縣30多名80后、90后組建起一支宣講隊伍,取名“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他們用年輕人的話語和方式,將理論講給群眾聽,不拘一格的宣講迅速吸引了大批“粉絲”。
由此,理論宣講的青年力量不斷生發。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對衢州市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作出重要批示。5年過去,隊伍越來越壯大,00后也相繼加入。
90后鄉村CEO楊吉,5年前從上海辭職回到杭州,憑借特長為錢塘區春光村策劃了一系列主題活動和文旅項目,讓春光村火了。今年,楊吉加入了“錢塘新聲代”青年理論宣講星計劃,在講述自己的入鄉故事中,激發了更多青年投身鄉村的熱忱。
來自美國的自媒體博主陽離子,喜歡用視頻記錄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宣講讓她對中國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也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傳遞給更多的人。今年,她還領銜開展“hi China”行動,以獨特視角向世界講述中國之治,吸引了全球19個國家的50多名青年參與。
在浙江,青年宣講員年齡、職業不同,甚至國籍不一,但相同的是只要參與了宣講,無不激情澎湃。數據折射“爭當青年宣講員”的熱度:全省登記在冊宣講員超5萬人,“青年講給青年聽”成為亮麗風景。
處處都是宣講臺
浙江青年理論宣講有多火?
5月,浙江省8090和00后新時代理論宣講團受邀進京,面對全國的理論大咖,宣講團發揮穩定。2個多小時的開麥,整個報告廳笑聲、掌聲不斷。這并非首次經歷“大場面”——去年2月,青年宣講員代表就走進浙江省委大院,為省領導們宣講并獲贊許。
“大場面”上的從容源于日常歷練。在浙江,處處都是宣講臺。
行進的大巴上,一群00后talker拿起話筒,以總書記在浙江的故事為脈絡,從“八八戰略”同齡人視角帶來生動的“流動宣講”;在寧波,年輕人背著裝有宣講道具的背包,走進公園廣場即興開講;麗水古村中、樟樹下,青年宣講員準時在“今晚7點半”開講……
宣講的火熱,宣講員更有感受。磐安縣基層干部張博文如今一“開麥”就能收獲許多掌聲。在此前開放麥宣講中,他用極具起伏和幽默的表達,講述自己在職場遭遇困難時用《之江新語》治好了精神內耗,并最終實現個人成長的故事,令很多人眼前一亮。
“以前總覺得理論‘高高在上’,但真正聽了宣講就會發現,它如此貼近生活,許多情緒是有共鳴的,很多困惑也能找到解法,這些經典理論著作里全是‘人生解藥’。”思想文化多元碰撞的當下,有觀眾的一席話道明了,理論宣講的高妙正是讓青年看到了個人奮斗與民族復興的同頻共振。
對宣講員來說,宣講的魅力更在于自我能力的不斷提升。
青年宣講員薄凱文,最早是作為開放麥宣講主持人開始接觸宣講的。“第一場就被震撼了。有了理論,再看世界,角度都不一樣了。”薄凱文說,這也點燃他學理論、講理論的積極性。他還開設了“文哥說理”視頻號,線下宣講主持外,日常進行線上宣講。
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浙江青年宣講員們已開展宣講超10萬場。正是在最直接的“市場考驗”下,宣講能力也持續提升。
為青年宣講系統賦能
短短5年,浙江已經有超5萬名青年宣講員活躍在一線,如今,這個數字還在不斷更新。
理論究竟何以圈粉青年?背后離不開浙江為青年宣講的系統賦能。
00后talker、浙江大學研究生王思晨自去年參加全省青年理論宣講骨干培訓班,就養成了讀報習慣,尤其關注《第一視點》稿件。她的案頭還放著《之江新語》《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等,持續“充電”。
浙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萌發地,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的實踐,是宣講最鮮活的素材和吸引青年的“引力場”。深挖這一“富礦”,浙江探索建立了涵蓋內容供給、激勵創新、以賽促講、評價考核、培訓提升、服務保障等環節的機制體系,不斷構建完善體系化宣講格局。
平臺是基礎。近年來,浙江創新“我在之江學新語”“我最喜愛的習總書記的一句話”等宣講品牌,舉辦“青年說”“上場吧!00后talker”等活動,還組建起浙江省新時代青年理論宣講志愿者聯盟,為青年提供更多廣闊舞臺。
00后talker鄭德鎮,是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從沒想過還能站上浙大、清華的講臺。作為“大學生講總書記故事”宣講團成員代表,鄭德鎮從浙江大學一路宣講至清華大學等高校,受到熱捧。
從“明理”“信理”,再到踐行“理”,浙江還創新“蹲點式”宣講,構建“學中講、講中干、干中信”的閉環。青年宣講員鄧惠文參與過多次“蹲點式”宣講,邊調研、邊宣講,既發現問題,又尋求辦法。鄧惠文說,這讓她對政策理論有了全新理解,也更能精準宣講到干部群眾心坎上。
開放的心態和對青年的信任同樣是秘訣。青年用短視頻解讀理論會不會不夠嚴謹?開放麥形式會不會讓理論宣講“走樣”?浙江的回答是邊做邊改,先試點看效果。如今,理論短視頻出圈,開放麥理論宣講還走到了全國。
眼下,浙江還在探索社群化宣講,通過將分散在各行業各領域的特色宣講團、理論宣講名師工作室等社會化機構聚合成團,以社群“主理人”“圈子文化”激活理論傳播的“裂變效應”。溫州市鹿城區已經嘗試組建“白鹿揚聲”理論Talker社群。“當理論宣講成為青年的一種生活和社交方式,他們就會從‘來聽聽’變為‘一起干’。”鹿城區委宣傳部干部蔡如繁有了更多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