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支招巧治“開學綜合征”:暑假余額不足 孩子如何收心

濱江外國語小學2021學年第一學期開學第一課的童子軍訓練。受訪方供圖
溫州網訊 暑假余額不足,“神獸們”即將歸籠。有些學生因為假期生活太過放飛自我,看電視、玩電腦、打游戲,臨近開學還處在精神疲憊、思想散漫的狀態,出現了開學綜合征。為此,部分家長、老師和校長紛紛支招如何輕松應對“開學綜合征”。
學生 做好身心的“雙重建設”
這周結束培訓班學習的可可(化名),每天早上都會去小區游泳池里游泳,傍晚去小區邊上的公園跑步。可可媽媽說:“強健的身體是迎接開學的最好保障,開學前幫助孩子調整好狀態,就從身體狀態上開始抓起。”
溫州外國語學校老師李迎春對可可媽媽的做法表示贊同。她說,剛開學的一兩周,學生上課容易走神不認真聽講,因為多數學生假期以休息、娛樂為主,以學習為輔,還有甚者整個假期每天睡得遲起得也遲,生物鐘完全被打亂了。她建議,學生們要抓住開學前的黃金周,按照學校的作息時間安排飲食起居,每天至少運動1小時。高年級孩子也不要因為趕作業而開夜車,影響生活作息。
“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還未成熟,長假過后,孩子的心理反差大,如果不注意調節就容易出現厭學等情緒問題。”溫州市第二十二中學心理老師吳素珍說,從假期放松狀態切回到開學緊張狀態,部分同學可能會出現低落、迷茫、焦慮、緊張等情緒,對這些情緒,可以嘗試著接納它,允許它的存在。她提議,可以在開學前制定新學期的學習計劃和目標,對上學期以及假期的學習狀況進行分析總結,有哪些學科成績是需要重點提升的,新學期有哪些必讀的書等,找準努力方向,設立目標,激發新學期的學習動力。
家長 應循循善誘莫反復嘮叨
“我女兒這個假期每天11點才睡,早上睡到9點,開學后可怎么辦呢?”小西(化名)媽媽對女兒的狀態表現得非常焦慮。其實,像小西媽媽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他們會比孩子還焦慮,開學前會越加嚴格地管教孩子,結果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
家長的焦慮分不同情況。吳素珍分析道,有些家長存在焦慮人格特質,這類家長的焦慮反應超出了正常范圍,需要家長通過自我調節如通過多運動、多與性格樂觀的親朋好友交流等方式緩解焦慮;有些家長的焦慮是看到自己或者孩子身上存在的某些問題,由于各種原因沒有用行動去應對,建議這部分家長學會剖析問題,超出能力范圍的調整期望值,在能力范圍內的就要積極行動起來。
“作為家長首先要調整好自身的情緒狀態,不要過度傳遞焦慮情緒給孩子。在幫孩子收心的時候,避免強制和過于嚴厲,否則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長要多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勤于溝通,才能“對癥下藥”,循序漸進地幫助孩子把心收回來。”吳素珍說,家長要以樂觀的態度、正確的方法、鼓勵的話語,正面引導孩子收心,讓孩子從心理上對新學期充滿期待和信心。
李迎春則建議家長在開學前有計劃地幫助孩子選擇偏記憶類的內容或孩子感興趣的科目去復習和預習。“這是找回學習感覺、恢復學習節奏的好方法。”她提議,開學前幾天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準備新學期的學習用品,帶著孩子逛逛書店,懷著愉快的心情迎接新學期,從而更好地從休息模式調成學習模式。
學校 多措并舉助迎新學期
想讓學生“收心”,首先老師們先“收心”。溫州市南浦實驗中學副校長朱乾沈說,學校任何教育活動中老師都處于主導地位,“收心”教育也不例外。為此,南浦中學早在8月上旬就開始了老師“收心”的系列工作,組織召開了任課老師備課組會議,班主任培訓會等活動,讓老師率先從假期狀態中調整過來。
朱乾沈介紹說,在開學的第一周,為讓七年級新生早日適應初中生活,學校開設了“初見”課程,讓七年級新生們在三天時間內學習初中行規、學規;組織“學哥學姐對對碰”活動,邀請學哥學姐們分享學習經驗交流心得體會;還會開展國防軍訓課、營養健康講座、美育講座、安全教育講座等。
“針對八、九年級學生,學校則會布置暑期作業展廳,展示優秀暑期作業,各班開展暑期作業評比等,推動學生早日進入學習狀態。”朱乾沈說。
這個暑假,溫州市濱江外國語小學推出了《親子Happy Hour暨心笑少年成長實踐行動》,讓孩子們在“雙減”后的暑假里得到父母更多的陪伴。“這種陪伴,在開學臨近時就顯得更為重要。”該校副校長洪艷說,學校要積極主動與學生家長溝通,班主任要和家長保持密切的溝通聯系,家長要配合老師幫助學生在家做好學習安排,家校良好互動,幫助學生快速擺脫“開學綜合征”。
為此,學校于8月13日就要求全體班主任開始通過線上交流,了解孩子們的暑期生活,為每一位孩子和家長送上老師的關心,緩解開學焦慮。學校還將邀請各方面表現優秀的“暑期成長小達人”在開學典禮上做分享;要求每位學生主動聯系班里的2-3位同學,聊一聊各自的假期生活,通過同學間的友情激發孩子們對新學期的向往。“最后一周,學校還會發放廣播操視頻給學生,要求學生每天早上按照學校運動時間,在家練習廣播操,以此調整生物鐘;學生在來校第一天穿上校服與父母合影留念,為新學期創造一點儀式感。”洪艷介紹說。